编辑:木木(收徒)来源:网友投稿更新时间: 22-12-13 09:30:19
刘邦在没有发迹之前,有很多哥们儿兄弟。包括周勃、曹参、樊哙、灌婴、萧何等人,都是与刘邦耍得比较好的兄弟。不过这些人只能说与刘邦耍得比较好,但若是评价与刘邦关系最铁,最能说得来的,那就只有卢绾一个。
比如萧何,之前在沛县县令的酒宴上,还根据给县令送礼的大小安排座次,因此把一文不名的刘邦安排在末席。而且等刘邦起事以后,无论萧何还是周勃,都已经居于刘邦部下的位置,不再敢和刘邦“兄弟”相称。
(卢绾剧照)
可是卢绾不一样,卢绾一直和刘邦以兄弟相称,他一直跟随在刘邦身边。他基本上没做过什么事儿,立过什么功。但是他的官却越做越大,从宾客到侍中再到太尉,成了掌管军权的最高人物。直到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刘邦还允许他随便出入自己的寝宫,促膝长谈。有时候还和刘邦在一个被窝里滚到天明。他给卢绾的奖赏,超过了萧何,周勃等所有立过大功劳的人。
刘邦在争夺天下期间,封了七个诸侯王。但是这些王,严格地说,都不是刘邦愿意封的,是形势逼迫所然。比如韩信,是自己想当齐王,逼迫刘邦封他。彭越、英布,也是刘邦拉拢他们,让他们背叛项羽,而封他们为王的。韩王信、臧荼、张耳,那是需要用他们来对付匈奴。长沙王吴芮,则是需要用他来对付南边的赵佗大军。总之没有一个异姓王是刘邦心甘情愿封的。
但卢绾的燕王,却是刘邦自觉自愿封的。刘邦在平定了臧荼的叛乱以后,他完全可以不封。把燕地变成一个郡,收归中央。毕竟这时候,刘邦本来就在削夺异姓王。他要不封,谁也不会说他不对。
(刘邦剧照)
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把卢绾封为新的燕王。
有人可能会说,燕地不太适合变成一个郡,因为这里位于匈奴的边境,需要有人防范匈奴。但就算这样,也不用派卢绾去啊。因为卢绾武不能带兵,文不能划策,让他去干什么呢?这样的人,能守住边关吗?唯一的目的,就是刘邦对卢绾特别好,给他恩惠。
但是卢绾最后竟然叛变了刘邦。
卢绾究竟为什么会叛变刘邦呢?史书上说,是因为他中了陈豨的挑拨离间之计。陈豨找张胜给卢绾说,你别灭我,你要灭了我,刘邦就会灭你。只有我存在,你才会存在,这个道理叫做“唇亡齿寒”。
卢绾觉得这个道理说的对,所以才不主动打陈豨,而把陈豨保护了起来。这也造成了刘邦对他的怀疑,派人调查他,又召他来询问。
这一系列的动作,把卢绾给吓住了,最后真的就被逼投奔了匈奴。
(张良剧照)
那么,陈豨给卢绾讲的“唇亡齿寒”,有没有道理呢?
我认为,这个话,站在陈豨的角度来考虑,甚至站在张胜的角度来考虑,都很有道理。但是,站在卢绾的角度来考虑,其实毫无道理。
要知道,刘邦对卢绾,有多么宠爱。前面我们所列举的那些,就是刘邦宠爱卢绾的表现。既然刘邦宠爱卢绾,他当然就不会像对待韩信、陈豨等人那样,对待卢绾。他犯得着主动封卢绾为王,又猜忌卢绾而除掉卢绾吗?所以,卢绾完全没有明白刘邦的一片苦心。可以说,他白和刘邦当了一阵朋友。他对刘邦的理解,还不如张良和陈平。
当然了,卢绾和刘邦从相知相爱,到最后两人互相猜忌,有卢绾这个人不够聪明,不明白刘邦一片苦心的原因;也有刘邦因为当了皇帝以后,两人等级的距离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造成心的距离发生很大变化的原因。这也可以算是古代皇权社会的一种悲哀吧。
(参考资料:《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