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投稿 > 近期又开始发烧是否等于复阳?

近期又开始发烧是否等于复阳?

编辑:木木(收徒)来源:网友投稿更新时间: 23-02-19 10:05:29

新冠病毒已烟消云散,不要什么病都赖到它的头上。专家也别张口闭口扯上复阳,难道没有了新冠,人就不会发烧拉肚子?近期门诊也出现了发热等症状,是不是要复阳了?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这个病毒,突然一下全遭了,突然一下又全消失了。复阳肯定不是,但是不是二次感染就不一定了,以前的流感也没出现过一个班级一半以上发烧的现象啊,难道是新冠把人们的体质搞差了 ​。
很多人忘了年年都有的流感了吗?没有新冠你没有感冒发烧过?注意保暖,吃清淡点,换季季节容易感冒。体质弱和老年人可以去打普通流感疫苗。 ​
春季本来就是流行病的高发季节,有发热很正常,新冠已经与人类共存了,再次感染的话,已经不奇怪了,还是注意防护,公共场所戴口罩,保护好自己。
发热可能是新冠、流感、诺如病毒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如果发热的话,可先测一下抗原,看看是否呈新冠阳性,其他的还是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第一轮的大规模疫情让大多数人措手不及,付出惨痛代价。第二轮人们有了心理和药物准备,希望传染规模变小,损失减少一点。
其实不管是不是复阳了,真的没必要纠结和计较,也不要有什么害怕心理,对症治疗,发热治发热,咳嗽治咳嗽,都能很快见效,越早治疗越好,且找正规医生,不要自己或者听网上专家说备药服药,容易延误病情或者留后遗症。
身边确实有人又发烧了,是同事的老公,38度多,好几天了,也不想吃东西,我们劝她带他老公看病去,但是他老公就是不愿意去,做了抗原,是阴性,所以觉得不是新冠复阳,而是别的感冒或是病毒感染。 ​
第一次阳的时候,煎熬了15天,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经历过的人,谁都不曾想再经历一次,唯一能做的就是,祈求新冠永不再得,永不复阳 ​。
近日,关于“国内首次本土检出XBB.1.5”的相关报道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多位网友在社交媒体称自己又开始发烧,担心是否复阳。
 
 
2月17日晚,话题词“国内首次检测出XBB.1.5”冲上微博热搜第一。2月18日, 话题词“XBB.1.5免疫逃逸能力增强”也冲上了微博热搜。
 



 
对此,有网友表示,“新一波病毒又要来了吗?”
 
 
据了解,该话题词的出现的起因,是中国疾控中心2月15日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据通报,2022年12月以来,全国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4例,其中1例XBB.1.5,为本周期新增变异株病例。
 



 
记者注意到,上一次报告周期(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23日)尚未有XBB.1.5报告。
 
 
事实上,今年1月初,上海在境外输入病例监测中就曾发现XBB.1.5毒株。1月2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政安表示,目前上海所发现的奥密克戎BQ.1和XBB毒株,仅在极少数入境隔离人员中检出,尚未在社会面上造成本土传播。所以,该话题更严谨的表述,应该是“中国内地首次检测出XBB.1.5本土感染者”。
 
 

专家称XBB.1.5短期内

 
 

不会大规模传播

 
 
对此,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2月18日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我国现阶段免疫屏障比较强,近期不太可能暴发新一波疫情。针对网友提到的新一轮发烧现象,他表示,除了少数还没阳过的人感染新冠,大部分发热病例和新冠没有关系。
 
 
李侗曾强调,我国现阶段免疫屏障比较强,近期不太可能暴发新一波疫情,仍以散发病例为主,目前新增确诊病例主要是还未感染过的人,被完全相同的毒株感染2次的可能性非常小。
 
 
他表示,新的变异株感染者增加了,人群发生二次感染的风险会增加。面对新的变异株,人群的免疫屏障保护的时间会缩短,但不是完全没有效果,所以短期内再次出现一波疫情的概率很小。
 
 

近期大部分发热病例和新冠无关

 
 
对于最近一些发热病例,李侗曾认为,除了少数是还没阳过的人感染了新冠,大部分发热病例和新冠没有关系。“当然不排除有过去3个月阳过的人因为其他疾病导致发热再次就诊的情况,但没有证据显示和新冠病毒有关。”他说。
 
 
李侗曾介绍,2020年起,复阳病例就一直存在,一些人持续两三个月还是阳性,或者曾经检测阴性后再次阳性。他表示,这部分人主要是一些免疫力低下人群,多见于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艾滋病导致免疫低下,或者肿瘤放化疗阶段的免疫下降人群。
 
 
李侗曾指出,复阳和再次感染是两个概念。复阳是同一次感染,一般不会有传染性,不会致病。他表示,一般认为3个月内的再次检测阳性者,属于复阳的可能性大,属于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李侗曾还表示,复阳的人基本没有传染性,没有病毒相关症状,只是因为其他情况就诊发现核酸阳性或者抗原阳性。
 



 
(原标题:国内首次本土检出XBB.1.5,新一轮发烧开始?专家回应)
 
来源:中国新闻网、健康时报、湖北日报

热门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