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投稿 >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编辑:木木(收徒)来源:网友投稿更新时间: 22-12-28 12:58:31

三百多年前的一天,一个名叫斯特拉科夫的俄国使者前往蒙古拜见可汗,带去珍贵的貂皮作为晋见礼。可汗收下礼物,向沙皇回赠200包中国茶叶。使者将茶叶带回圣彼得堡之后,沙皇命仆人沏茶请近臣品尝,众人一致认为入口有奇香。从此,俄罗斯人开始了漫长的饮茶史。一个多世纪以后,中国茶开始风靡世界,至今成为与可可、咖啡齐名的三大无酒精饮料。

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3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非遗项目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元、包容博大。”著名茶文化研究学者、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关剑平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资深首席科学家鲁成银认为,中国茶文化会在国际上产生更大的影响力。“通过此次申遗,世界上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茶文化,有利于提高中国茶文化的可见度,提升中国茶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2022年4月14日,婺源县紫阳镇考水村茶农在有机茶园内手工采摘春茶。图/IC photo

“非遗”二十年,保护名录日渐丰富

成功并非偶然。2001年,当我国的昆曲被纳入第一批人类“非遗”时,国内对于“非遗”的概念还知之甚少。相对于有形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出现的时间并不算早。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建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并于次年审议通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彼时,名称中还没有“文化”二字。

2001年、2003年,昆曲和中国古琴艺术先后被纳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也就是在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正式诞生,后逐渐在学界传播开来。在此之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在国内更多是以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少数民族语言风俗等形式存在。

这一时期,恰逢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城乡面貌加速变化,遗产保护问题十分突出,社会反响强烈。《公约》通过后不到一年,2004年,我国加入《公约》。

相关的顶层设计也在跟进。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印发。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通过。该部法律的出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依法保护的阶段。

此后,全国各地先后出台非遗保护条例,一些有立法权的市、县也出台了非遗保护地方性法规。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地方性保护条例37部。

自2001年昆曲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我国非遗名录建设不断加强,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先后公布了五批共3610项国家级代表项目,包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民俗等十大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057名。

除了此次申遗成功的“中国茶”,柳州螺蛳粉、沙县小吃、桂林米粉等诸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制作技艺都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里。

一部微缩的“茶叶百科全书”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毫无疑问,中国茶是符合‘公约’精神的。”长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非遗策展人李媛媛表示,中国茶从中国历代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走来,凝结了民众智慧,于生活中生生不息地传承,发挥着连接民族情感、体现文明交流互鉴、彰显文化多样性等作用。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以不同的色、香、味、形满足民众的多种需求。

据了解,2020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确定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作为我国新一轮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项目。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介绍,项目的选取是考虑到茶有传统技艺的成分,其分布地域广,遗产类型丰富,并有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东西方交流的历史意义。

按照规定,每个国家每两年只能单独申报一个人类非遗候选项目,难度可见一斑。拿今年举例,共有来自各国的46个文化遗产项目参评。最终,作为今年我国唯一的申报项目,“中国茶”不负众望,突破重围,成功为国人圆梦。

此次申遗成功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堪称我国人类非遗申报项目中的“体量之最”,涉及15个省份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包含39项传统技艺、5项民俗的目录清单,如同一部微缩的“茶叶百科全书”。它既体现了同一地域下中国茶的不同品类,如福建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白茶(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等,又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日常生活图景:妙趣横生的“赶茶场”、“举措高超”的潮州工夫茶艺、杭州径山茶宴等。

2022年12月9日,浙江杭州,在一场“径山茶宴”主题活动中,表演者演绎《茶经》。图/IC photo

茶之故乡的“底气”

申遗成功的背后,是茶之故乡的“底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也是茶树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

历史文献中最早关于茶的记载传说,出现在中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普遍认为,至少在魏晋时期,我国就已经有成熟的制茶技艺和全民性的饮茶习俗。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记录了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生产技术、饮茶技艺等,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

关剑平介绍,茶文化兴盛直观的表现之一就是大量茶诗的出现。盛唐的李白、中唐的白居易、晚唐的杜牧,都留下了大量茶诗。最著名的茶诗,无疑是唐代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俗称“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到了宋代,茶融入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和酒不一样,茶性平和,和谁都能建立起合作共存的关系,任何社会群体都接受茶。全民饮茶让整个中国社会无不重视茶文化,从茶中获取精神慰藉和文化熏陶,这是其他饮品难以替代的。”关剑平说。

在茶的发展过程中,茶的饮用方式、制作技艺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关剑平介绍,宋代以前,中国的茶以粉末为主,此外,还有饼茶、散茶等。到了元代,开始以饮用叶茶为主,饮用方法简化了很多。明清时代,炒青茶逐渐成为主流,末茶彻底消失,煮茶也逐渐演变成沏茶。

数千年来,中国人通过制茶、泡茶、品茶,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茶的饮用与分享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茶待客、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彰显着中国人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

除了文化意涵,茶的功效也不可忽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介绍,唐朝以前,人们就认识到茶可以使人省睡、明目、有力气、精神愉快。他认为,茶之所以能顺利“出圈”,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丰富的药用价值。

世界上的“中国茶”

放眼全球,如今,茶叶遍布世界五大洲,全球有64个国家和地区种茶,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喝茶习惯。英国茶专家简·佩蒂格鲁指出,全世界的茶文化都可以追溯到中国。

茶最早走向世界是在公元5世纪,通过丝绸之路陆续传入东亚、南亚、中亚、西亚。到了唐代,茶马交易日渐成熟,茶由新罗传到朝鲜半岛,由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宋代时,高丽以宋代茶礼为基础,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茶文化。

王岳飞介绍,15世纪至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世界各国间的距离前所未有地缩小,加之茶叶的药用功效进一步传开,荷兰东印度公司凭借航海优势,从澳门装运绿茶到印度尼西亚爪哇,再转运欧洲,开启了欧洲的饮茶之风。

17世纪末起,中国茶逐渐风靡世界。如今,中国已成为茶叶产量和总面积居世界第一的国家,茶叶出口量占世界茶叶出口量的近五分之一。国内1085个县、3000多万名茶农靠“一片叶子”生活富足,茶产业已成为拉动民生的大产业。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茶叶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蔡军介绍,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今年1-10月,我国茶叶出口仍累计达到30.87万吨,同比增长4.03%。

目前,我国茶树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作为茶树的原产地,我国自然地理环境适宜茶树的生长,茶树品种众多,种质资源丰富。从北纬18度到37度,东经94度到122度,气候和生态的多样性孕育了2000多种茶品,背后就是2000多种复杂精湛的传统技艺,这是独一无二的优势。”鲁成银说。

保护非遗的核心是保护“传承人”

申遗成功之后,如何保护传统制茶技艺及习俗受到更多重视。“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松口气,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下,中国茶传承仍面临诸多挑战,”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包静说。

传统制茶工艺讲究、繁琐、庞杂。手工制茶考验着制茶师对火候、力道的把握。以杀青为例,这是制茶工序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会影响茶叶的外形、气味,需要用双手进行翻炒,使每一片茶叶均匀受热。

“相比传统社会,现代社会里愿意去学采茶和制茶的年轻人比较少,这也使非遗传承在一定程度上面临人才困境。此外,机械制茶也在冲击传统人工制茶的市场份额。”包静说。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介绍,当前,与茶相关的知识、技艺等主要通过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社区传承等传统方式进行传承,与正规教育有所融合。“比如,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在福建省安溪县王氏家族已传至第13代,安徽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昶在近5年间收徒授艺17人。”

无论是制茶的传统技艺,还是散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习俗,传承人往往都是关键一环。由于非遗常以技艺、声音、形象、习俗、知识等为载体,传承只能通过言传身教,一旦出现断层很容易后继无人。

据了解,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启动,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知识和精湛技艺进行了全面、完整记录。目前,已运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以口述片、项目实践片、传承教学片等形式,记录和保存了一批代表性传承人所承载的独到技艺、文化记忆。

对“中国茶”的保护也在进行。2020年12月,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成立了保护工作组,联合制定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五年保护计划(2021-2025)》,将鼓励传承人按照传统方式授徒传艺,依托中职院校和高等院校培养专门人才,巩固代际传承;举办保护传承培训班,加强能力建设;建立研学基地,编写普及读本,开展相关巡展活动,提高青少年的保护意识。

目前,中国有40多所中职和8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茶学和茶文化专业,每年培养制茶、茶艺等专门人才3000多人;一些代表性传承人进入学校,开展传承教学。

“可以想象,申遗成功之后,社会公众会更加关注中国茶文化,政府也会在技艺、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有更多投入,将激励更多年轻人传承和弘扬茶文化。”鲁成银建议,接下来,要做好科普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茶非遗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及保护意识,同时,提升茶非遗保护理论水平,确保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

现代日常生活里的“活态基因”

作为民族的古老记忆和“活态基因”,非遗只有存活于日常生活里,才具有生命力。在今天,茶仍是中国人最重要的饮品之一。而且,它在不断地变化、适应现代生活。延长产业链、创新消费方式,成为近年来我国茶产业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某机构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到2795.9亿元,消费者的需求将持续上涨,预计2025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达到3749.3亿元。此外,瓶装茶饮料随处可见,价格低廉,消费方便。

鲁成银对新茶饮的发展持开放态度。“新茶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培养年轻人的喝茶习惯。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新茶饮还能增加经济效益,解决一些人的就业问题。”

另一方面,茶包含的“慢生活”“慢社交”理念,也在逐渐回归当下,为人们提供了反思现代性、回归生活本质的机会。

寒冬里,约上三五好友,围坐茶炉旁,茶水在茶壶中沸腾,茶壶外围烤制的花生、玉米香气弥漫……如今,“围炉煮茶”正在城市群体中兴起,尤其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多地掀起一股冬季消费新风潮。

围炉而坐,人们得以放下手机,拉近和朋友的距离,慢慢享受生活的乐趣。一些消费者希望,“围炉煮茶”的火爆能够唤醒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忆,使其更好地传承发展。

在关剑平看来,在忙碌而焦灼的现代生活中,专注于沏一杯茶,享受短暂的宁静,让身心放松下来,对于维护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茶的申遗成功,标志着世界再一次承认中国文化的意义,也提醒我们自己,从茶的角度重新审视自我,好好想想我们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

热门文章更多+